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坚守知识分子文化使命
作者: 发布时间:2017-11-27 15:27:34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:“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,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。”
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,是当代中国思想精英的渊薮,其学识学风学品,很大程度上表征着时代和国家的发展水平、文化品格与精神气象。高校知识分子坚守正道、勇于担当、主动作为,专注于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,不仅事关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,而且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迫切需要。
高校知识分子要立德修身,以德率才。中国知识分子有着崇尚立身立言立德的优良传统,千百年来,以天下兴亡为己任、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“经世济用”等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,已成为历代知识分子承继绵延的血脉。这些传统和精神,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文化传承中,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高校知识分子,作为社会的精英,理应以德立身,以德正己,自觉做全社会的道德标杆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楷模,进而“德”泽育人,善利他人。要以核心价值观陶冶身心,涵养德行,提高人格;要坚持国家至上、民族至上、人民至上,始终胸怀大局、心有大我,心系国运,为国担当,为人民做好学问。高校知识分子担负着知识创新、教书育人、文化传承等重要的职责。以德率才,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,传承创新,开拓进取,为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多作贡献。
高校知识分子要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。“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”。作为教书育人、培养时代精英的高校知识分子,除了以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,还要以高尚的德操和品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榜样。“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”,高校知识分子要把核心价值观落小、落细,落实于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以及日常生活中,恪守内心道德准则,举止有度,自成规矩。以自然而然的形态,融入平常化的生活实践,让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落地生根,带动全社会形成向上、向善,自觉遵循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。
高校知识分子是社会中的优秀群体,他们知行合一,身体力行,就是为社会树立价值标杆和道德榜样,就是一个个“移动的思政课堂”、一个个“强大效应场”,其具象化、生活化的践行形式,让社会大众可亲、可感、可学,能起到春风风人、夏雨雨人的教化效果。这种自觉践行、榜样示范,是高校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的一种自觉体现。当前,高校知识分子要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坚守正道、追求真理,为复兴梦想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。
高校知识分子要勇于担当,守正出新。攻坚克难、创新进取,是知识分子的本分与职守。当前,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,对履行知识创新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文化传承等职责的高校知识分子来说,秉持家国情怀,增强担当意识,主动对接国家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,瞄准科技前沿,矢志创新实践,书写大论文,产出大成果,成为国家民族进步的“创新源”和“动力源”,既是神圣责任,也是光荣使命。
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勇立潮头、引领创新,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。高校知识分子要增强创新意识,把握创新特点,遵循创新规律,把准时代发展脉搏,博采众长,守正出新;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、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,让创新成果更多更快造福社会、造福人民。高校广大知识分子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,既为学问之师,更做品行之师,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,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心智,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高校知识分子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不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、智力支撑、创新支撑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磅礴的力量。(党政办公室摘编)